在贵州的崇山峻岭中,居住着苗族、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悠久的民族文化历史、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舞蹈、美丽的服饰。他们的银器制作、蜡染、织绣工艺精湛,世代相传。
近年来,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村寨进城打工,这些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受到威胁,面临消失的危险。
2009年,在世界银行的贷款帮助下,一个自然与文化遗产项目在贵州省展开。项目覆盖安顺、黔东南、黔西南3个市州的16个市县,主要内容包括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自然遗产和景点保护与开发;旅游门户城镇设施;能力建设和项目实施支持。
为最后的火枪部落改善村寨基础设施
在距离从江县城不远的茂密山林中,居住着一个古老的苗族部落——岜沙苗族。
晨雾笼罩下的岜沙苗寨显得神秘而美丽。
寨门口,一群岜沙男子用他们特有的鸣枪仪式欢迎客人。岜沙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带枪的部落,据说岜沙所有的男人包括男童都有枪,不过现在只能用于表演。
项目新修的石板步道与古朴的村寨木楼显得十分融洽。走在湿漉漉的石板道上,时不时可以看到身穿黑色亮布斜襟衣、下着百褶裙或者背上背着娃娃的岜沙妇女,或者黑衣黑裤、头包花格子头巾、肩上扛着枪或者芦笙去表演的岜沙男子。
项目还修建了供排水排污系统、垃圾箱、旅游公厕和游客中心,修缮了20多栋民居木楼。
“基础设施建好了,游客就不断地增多。以前是一出门,满脚都是泥土,现在干净了,”村支书贾元两介绍说。“如果没发展旅游,没有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我们这个村子可能很难保存下来。因为有了这些资源,我们才能保留我们的东西下去。”
环境的改善,旅游的开发,给古老的岜沙村寨带来越来越多的游人。表演岜沙独特的歌舞和婚礼、剃头、鸣枪仪式也给村民增加了额外收入。
村民滚学文家里四口人,女儿13岁,儿子才10个月。他在农闲时参加歌舞表演。他说:“我表演一场能挣10元钱,客人多的时候一天演好几场。”
助力侗族大歌文化保护
侗族人说:“饭养身,歌养心”。侗族大歌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黔东南州从江县的小黄侗寨是侗族大歌的故乡,43岁的吴荣德是小黄侗寨的大歌队队长。他说:“对于侗族人,侗歌就是他们的生活,什么都离不开歌,所以有各种各样的歌。教孩子,谈情说爱,包括叫人不要小偷小摸,都有各种各样的歌。因为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只能用歌来传承我们的历史,所以大家都喜欢唱歌。”
项目资金帮助小黄侗寨整修了旅游步道、停车场、旅游公测、排污系统等等,满足世界各国游客不断增加的需要。很多村民的木楼也得以修缮,不少还开办了农家乐。
贾善丰家开了一个名叫“歌王之家”的农家乐旅馆。32岁的贾善丰来自一个侗族大歌之家,他的父母都是侗族大歌的领唱,父亲贾元金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从江文化绘图”记录员,姐姐贾美兰是黔东南州侗族大歌文化传承人,全家多次参加各种侗族大歌表演和才艺比赛,屋子里摆满了各种奖杯、奖状,甚至还有一架参加中央电视台神舟大舞台获奖的钢琴。
“发展旅游业也直接给我们村民经济上的收益,游客来到这里他们不仅要听我们的侗族大歌,也要体验我们这里的农家饭菜、住宿。我们通过提供文化服务,通过提供吃的、住的,可以带来很多经济效益,也带动我们村里的经济发展。”
贾善丰说:“我们一定要把侗歌文化一代代的传承下去,因为它是我们文化的精髓,是我们老祖先一代代一辈辈祖传给我们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传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