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

世界银行集团报告绘制金融包容性路线图

2013年11月11日




专家呼吁采取“负责任”的措施增进金融包容性

2013年11月11日,华盛顿:随着移动银行和其他技术创新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促进了金融服务的扩大,世界银行集团新报告敦促政策制定者关注最有益于贫困、妇女及其他弱势人群的产品。

例如,基本的储蓄和付款帐户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存款和汇款的安全场所,帮助他们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活水平。但是,关于小额信贷和小额保险产品的实证好坏兼有。

世界银行集团行长金墉说:“如果设计得当,推动金融包容性的努力可以成为一种给人力量的有效方式。无论是公共部门的金融监管者还是私营银行,让人人获得金融服务都是其利益所在。这对于全世界都有好处,有助于我们消除贫困。”

《2014年全球金融发展报告:金融包容性》是迄今为止关于这个课题的最全面的报告。在政策制定者致力于为占世界人口一半的没有银行账户的25亿人提供金融服务之际,这份报告应运而生。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近期设立了改善金融包容性的目标。上月金墉行长宣布了一项新倡议:借助电子货币账户和电子移动钱包等技术创新,到2020年为所有工作年龄的成人普及金融服务。

金融包容性取得的进展

移动银行在肯尼亚、菲律宾和坦桑尼亚等国的低收入人群中扩大金融包容性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巴西通过促进基于技术的“代理银行”,即由零售店、加油站以及摩托代理商和亚马逊河上的船舶等代表银行提供金融服务,扩大了面向偏远地区居民的金融服务。

报告认为,贫困人口从技术创新中受益最大,因为技术创新降低了金融服务的费用,使其更加方便。低收入经济体、尤其是那些有人口稀少的偏远地区的经济体,允许在现有银行网点之外提供金融服务有很多好处。

即使尚未充分利用先进技术,许多国家在贫困人口、妇女、青年和农村居民中推广银行帐户也已取得一定进展。有些政策已被证明特别有效,比如要求银行提供低收费账户、免除繁琐的文件资料要求和使用电子支付将政府救助款存入银行账户等。南非在公私合作的框架下,在四年内增加了600万银行账户。巴西的监管改革促使金融服务场所大量增加,现已遍布全国每个城市。

增进金融包容性面临的挑战

但是挑战仍然存在。虽然一些国家已迅速在无银行账户人群中推广基本银行账户,但在有些情况下,数以百万的账户仍处于休眠状态。更令人不安的是,在没有健康竞争和有效监管的情况下,信贷往往给了那些不符合借贷条件的人。而且,报告显示,不惜成本地推广信贷,实际加剧了金融和经济的不稳定。

低收入国家面临的挑战尤其严峻。根据报告引用的世行全球金融包容性指数分析,2011年在低收入国家有30%的成年人有存款,在高收入国家这一比例为58%。低收入国家有11%的成人使用银行账户存款,而在高收入国家这一比例为45%。此外,世界各地约9%的成人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但发展中国家的成人向亲友借钱的几率比从银行贷款的几率高三倍。

世界银行研究局局长、报告作者之一阿斯利·德米古-昆特说:“许多人难以获得金融服务是因为市场和政府失灵将这些服务的费用推得过高。在许多情况下,不提供服务是因为监管和法律上存在障碍。”

解决市场和政府失灵问题

为了促进负责任的金融包容性,报告敦促政策制定者提高信息披露标准,支持开发针对市场失灵的设计精良的创新型金融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消除一些行为障碍。例如,承诺款储蓄账户——即只有在一段时间后或目标达到后才能取到现金——可以促进储蓄。如果设计良好的指数保险——即赔付与一个明确的指标挂钩,如降雨量或大宗商品价格——可以减少道德风险问题,因为赔付反映出一个不受保单持有人控制的可衡量的指数。

报告说,政策制定者也可以利用新技术改善金融服务,这不仅包括移动银行,也包括诸如基于指纹识别和虹膜扫描的借款人身份认定等其他创新。但是,他们应妥善把握好开发新型支付平台的激励措施与要求开放竞争之间的平衡。

负责任的金融包容性也要求消费者更好地了解金融。研究发现,针对一般大众的以讲课为主的标准的金融教育收效不大。但金融教育在人生中的关键时刻,比如走上新工作岗位或者申请按揭贷款时,可以发挥很大作用。根据报告中提供的实证,通过社交网络或肥皂剧一类的娱乐渠道提供金融信息,民众会比较容易理解。

世界银行集团致力于支持各国扩大金融服务的努力。目前世行在70多个国家与公私合作伙伴联手开展金融包容性项目。

媒体联系人
华盛顿
Merrell Tuck-Primdahl
电话: (202) 473-9516
mtuckprimdahl@worldbank.org
Jane Zhang
电话: (202) 473-1376
janezhang@worldbank.org
广播电视
Natalia Cieslik
电话: (202) 458-9369
ncieslik@worldbank.org


新闻稿编号
2014/151/DEC

Api
Api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