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中国:轨道交通TOD与PPP国际研讨会

2016年6月27日


Image

中国上海,2016年6月27日——300多名中央与地方政府官员、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高管、从业人员与学术专家6月14日至15日齐聚上海,参加由西南交通大学、上海国际展览中心有限公司以及世界银行联合举办的第三届轨道交通TOD(公交导向型开发)与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国际研讨会。TOD是指在规划一个住宅与商业综合开发区域时,使其最大限度接入公共交通,并通过结合特定的城市设计方案来鼓励公共交通出行。

截至2015年底,中国有26个城市建成并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线路总计116条,运营里程总长3618公里。中央与地方政府都认识到在中国轨道交通建设中引入TOD模式的潜力与好处。此外,许多城市在建设与运营城市轨道系统时,正在探索PPP融资模式。本次研讨会提供了一个平台,供各方探讨采用TOD与PPP模式在政策框架、规划法规、合作模式与交易安排等方面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所有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都面临一个紧迫的挑战,即如何有效捕获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带来的土地溢价,以填补轨道交通建设的融资缺口并确保轨道交通系统的可持续性,” 原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巡视员李国勇在研讨会开幕致辞中说。

来自公共和民营部门的专家围绕以下三个核心话题分享了观点与经验:TOD相关政策的瓶颈与突破、铁路综合开发的探索、轨道交通PPP项目实施面临的关键议题。与以往相比,本次研讨会的一大亮点是二三线城市的经验分享。当前,二三线城市也积极地加入到轨道交通TOD与PPP模式的探索中。从多场演讲与专题讨论中可见,尽管某些城市的轨道交通TOD试点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需理顺实施框架与具体流程。

世行TOD模式实践社区项目经理欧杰介绍了“3V框架”(即节点价值、场所价值与市场价值),并以郑州地铁为案例,提出如何利用“3V框架”最大化TOD站点区域的经济价值。

此外,世行与世界资源研究所于6月15日举办了一场历时半天的研讨会,主题是“探索轨道加物业开发本地化实践路径:城市间经验分享会”。研讨会聚集了十个已经实施或计划实施“轨道+物业”开发的城市,来自香港、北京、上海、深圳和南宁等多个城市的地铁公司也参与其中。

与会人员探讨了“轨道+物业”的操作流程,明确了各个步骤的主管机构、关键挑战与可能的解决方案。

被多次提及的挑战包括:

  • 阻碍轨道交通与城市一体化开发的政策与制度壁垒,包括土地开发权出让的方式和跨部门协调不足;
  • 区块划分与消防要求方面过时的技术规范,阻碍了混合用地和有效利用地下空间;
  • 经济放缓对地产市场的影响与利用土地溢价补贴轨道交通系统的不确定性;
  • 缺乏协调机制来平衡政府以合理成本提供公交服务的义务与民营部门盈利的需要。

研讨会上介绍的主要经验如下:

  • 以下几项支撑条件对促进TOD模式落地至关重要:土地开发权的分配方式要因地制宜、区块划分的确定与修改程序要灵活、土地溢价的捕获和转让工具要有效。
  • TOD模式不仅通过捕获土地溢价的方式,为轨道交通融资提供了一种前景光明的选择,而且也为集约化用地、低成本出行和公共服务的便捷获取提供了综合解决方案。
  • 要将TOD与PPP模式相结合,民营部门参与的时机是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安排不同,利弊各异。

本次研讨会是世行“交通运输转型与创新知识平台”(TransFORM)就TOD主题开展的系列活动之一。“交通运输转型与创新知识平台”是世行与中国交通部共同开发的经验分享平台,用以分享中国过去30年来建设全国大型交通网络的经验与秘诀。

Api
Api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