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为农民工提供服务 促农民工安居乐业

2013年7月22日



文章重点
  • 覆盖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公共服务平台”为农民工提供一条龙和一站式服务。
  • 重庆市通过补贴和其他激励机制,鼓励当地企业为农民工提供更好的住宿条件。
  • 重庆市为农民工提供了一系列免费的培训课程,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更好地实现就业。

在中国,每年都有数百万农村居民迁移到城市寻求工作机会。然而,对与许多进城农民工来说,他们居住条件十分恶劣,由于缺乏专业技能难以找到体面的工作,也享受不到基本的社会服务。

在世界银行机构发展基金(IDF)的支持下,重庆市针对这些问题实施了“加强重庆市农民工社会服务项目”,努力改善全市500万农民工就业和居住条件。

推动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

为了让这些城市新移民更好地享受社会服务,重庆市建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公共服务平台”,覆盖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为农民工提供一条龙和一站式服务。

在沙坪坝区新桥街道服务中心,农民工谭炳东前来寻求帮助,他在重庆摆水果摊5年了,想要找一个固定的摊位。

“我想找个固定的门面,现在摆摊是流动起的,” 他对中心的工作人员李军说。

李军推荐谭炳东在正规的市场里租一个摊位。“你首先需要申请营业执照,”他告诉谭炳东。

接着,李军又耐心地为谭炳东讲解办理营业执照需要哪些手续。

李军介绍说,新桥街道服务中心每个月接待农民工200-300人次。“农民工到这里来咨询得比较多的一个是求职登记,再一个就是培训,还有一个就是维权,”他说。

在工作人员的热情帮助下,谭炳东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他满意地说:“我感觉我无论有什么问题,都能在这里找到办法。”

 

丰富和完善逐级递进的社会化住宅体系

项目提出了蓝领公寓、农民工集体宿舍和阳光公寓的思路,对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需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供了经验。

40岁的廖先梅2011年来重庆打工,现在是重庆力宏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的一名操作工。住房通常是外来务工人员进城面临的首要难题,幸运的是廖先梅的公司为她提供了免费宿舍。

不仅如此,廖先梅很快发现厂区内还有更多的惊喜,比如图书阅览室。

“我吃了饭后就来这里,看一些生活方面的书,打下电脑,”廖先梅说。“我以前不会电脑,图书室的老师教会我学电脑,怎么开机,怎么使用,就能消磨下时间,娱乐一下,轻松一下。”

政府通过补贴和其他激励机制,鼓励当地企业为职工、特别是农民工提供更好的住宿条件。

重庆力宏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管理部经理周渝蓉介绍说:“我们有单独的职工楼,有洗澡堂,有食堂,有图书室,有球场,供我们职工进行文化娱乐生活。”

她说:“农民工占我们公司员工的75%以上。但这些农民工的流动率很低,我们给农民工提供的福利待遇是让他们的流动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 我吃了饭后就来这里,看一些生活方面的书,打下电脑。我以前不会电脑,图书室的老师教会我学电脑,怎么开机,怎么使用,就能消磨下时间,娱乐一下,轻松一下。 "

廖先梅

重庆力宏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操作工

根据需求提供培训,促进培训制度改革

根据农民工自身需求和市场就业需要,重庆市为农民工提供了一系列免费的培训课程,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更好地实现就业。

46岁的农民工龙方辉正在学习如何成为一名职业育婴嫂。她说:“我现在没有工作,但通过学习这个家政服务,我们出去还能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找得到饭吃,不用依靠谁,自食其力。”

“我们听这些课觉得很生动、很具体、很听得进去。每天同学们的信心都很高,” 她说,“我每天的学习热情很高,无论多忙,做饭啊带小孩啊,我都要抽空来学习。”

循着父辈的足迹,新生代农民工也相继离开农村,涌入城市寻找机会。他们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找工作相对容易,然而要想真正融入城市仍旧困难重重。

因此,重庆市政府也鼓励当地的企业加大对岗前和在职培训的投入,使这些新生代农民工能够有更好的职业发展,成为融入城市的新市民。

26岁的品军军是重庆市永川区乐活乐都休闲度假主题公园的一名新职员,他正在接受岗前培训。

他说:“通过培训,我对园区有了全面的了解,加强了服务意识,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知道该如何改进。”培训结束后,品军军将成为一名接待员。

项目从2009年启动到2012年完成,为推动重庆市的农民工服务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许多成果:

  • 公共服务平台系统建立后,沙坪坝区新增城镇就业8963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5246人
  • 创业就业各类培训6000多人
  • 确定农民工培训定点机构18家
  • 建成农民工公寓9310平方米,宿舍206间
  • 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4829件

中国的其他城市也在开展类似的工作,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安居乐业。

多媒体

Api
Api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