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民族文化遗产传承的催化剂

2015年2月16日



文章重点
  • 近年来,在快速的社会变迁和大规模城镇化的影响下,贵州省的许多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受到威胁,面临消失的危险。
  • 2009年,在世界银行的贷款帮助下,一个为保护传承自然与文化遗产、促进地区脱贫致富的项目在贵州省展开。
  • 项目促进了当地老百姓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自信感,并成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催化剂。

在贵州的崇山峻岭中,居住着苗族、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悠久的民族文化历史、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舞蹈、美丽的服饰。他们的银器制作、蜡染、织绣工艺精湛,世代相传。

近年来,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村寨进城打工,这些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受到威胁,面临消失的危险。

2009年,在世界银行的贷款帮助下,一个自然与文化遗产项目在贵州省展开。项目覆盖安顺、黔东南、黔西南3个市州的16个市县,主要内容包括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自然遗产和景点保护与开发;旅游门户城镇设施;能力建设和项目实施支持。

为最后的火枪部落改善村寨基础设施

在距离从江县城不远的茂密山林中,居住着一个古老的苗族部落——岜沙苗族。

晨雾笼罩下的岜沙苗寨显得神秘而美丽。

寨门口,一群岜沙男子用他们特有的鸣枪仪式欢迎客人。岜沙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带枪的部落,据说岜沙所有的男人包括男童都有枪,不过现在只能用于表演。

项目新修的石板步道与古朴的村寨木楼显得十分融洽。走在湿漉漉的石板道上,时不时可以看到身穿黑色亮布斜襟衣、下着百褶裙或者背上背着娃娃的岜沙妇女,或者黑衣黑裤、头包花格子头巾、肩上扛着枪或者芦笙去表演的岜沙男子。

项目还修建了供排水排污系统、垃圾箱、旅游公厕和游客中心,修缮了20多栋民居木楼。

“基础设施建好了,游客就不断地增多。以前是一出门,满脚都是泥土,现在干净了,”村支书贾元两介绍说。“如果没发展旅游,没有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我们这个村子可能很难保存下来。因为有了这些资源,我们才能保留我们的东西下去。”

环境的改善,旅游的开发,给古老的岜沙村寨带来越来越多的游人。表演岜沙独特的歌舞和婚礼、剃头、鸣枪仪式也给村民增加了额外收入。

村民滚学文家里四口人,女儿13岁,儿子才10个月。他在农闲时参加歌舞表演。他说:“我表演一场能挣10元钱,客人多的时候一天演好几场。”

助力侗族大歌文化保护

侗族人说:“饭养身,歌养心”。侗族大歌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黔东南州从江县的小黄侗寨是侗族大歌的故乡,43岁的吴荣德是小黄侗寨的大歌队队长。他说:“对于侗族人,侗歌就是他们的生活,什么都离不开歌,所以有各种各样的歌。教孩子,谈情说爱,包括叫人不要小偷小摸,都有各种各样的歌。因为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只能用歌来传承我们的历史,所以大家都喜欢唱歌。”

项目资金帮助小黄侗寨整修了旅游步道、停车场、旅游公测、排污系统等等,满足世界各国游客不断增加的需要。很多村民的木楼也得以修缮,不少还开办了农家乐。

贾善丰家开了一个名叫“歌王之家”的农家乐旅馆。32岁的贾善丰来自一个侗族大歌之家,他的父母都是侗族大歌的领唱,父亲贾元金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从江文化绘图”记录员,姐姐贾美兰是黔东南州侗族大歌文化传承人,全家多次参加各种侗族大歌表演和才艺比赛,屋子里摆满了各种奖杯、奖状,甚至还有一架参加中央电视台神舟大舞台获奖的钢琴。

“发展旅游业也直接给我们村民经济上的收益,游客来到这里他们不仅要听我们的侗族大歌,也要体验我们这里的农家饭菜、住宿。我们通过提供文化服务,通过提供吃的、住的,可以带来很多经济效益,也带动我们村里的经济发展。”

贾善丰说:“我们一定要把侗歌文化一代代的传承下去,因为它是我们文化的精髓,是我们老祖先一代代一辈辈祖传给我们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传承好。”



" 基础设施建好了,游客就不断地增多。以前是一出门,满脚都是泥土,现在干净了。 "

贾元两

岜沙村村支书


把古法造纸术发扬光大

丹寨县南皋乡石桥村以苗族古法造纸技艺闻名于世。丹寨县石桥古法造纸技艺可以回溯到1000多年前的唐朝,并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石桥村生产的构皮纸用当地山上野生的构皮树作原料,造纸用水是南皋河和深山溶洞里流出的未遭污染的纯净水,而造纸作坊就建在天然的岩洞之中。

项目为石桥村整修了石板步道、给水管、排水沟、污水和垃圾处理、民居维修、河道和村寨环境治理、古寨门和造纸作坊遗址保护、造纸示范户房屋修缮等。

1966出生的王兴武是石桥造纸工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他说:“听我祖父我父亲他们说已经有18个老祖先了,到我这代是19代了,祖祖辈辈都在造纸。”他从1981年开始造纸,他按照源自宋朝的造纸技术造出来的修复纸看起来像蚕丝一样绵软,可以保持1500年,故宫博物院买去用于古籍修复。他生产的书画用白皮纸广受美院教授们的青睐,远销到日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

在纸街上,身穿苗族传统服装、梳着发髻戴着红花的苗族姑娘罗群和她的姐妹们把采来的新鲜草叶和花瓣一片片放到纸板上摆出图案,然后再浇上一层纸浆。罗群介绍说:“这是花草纸,装饰用的,可以做墙纸、灯罩、装饰伞、书签。”这种花草纸特别受游客欢迎,它也代表了石桥造纸的创新与发展。

王兴武的带领68户造纸户成立了古法造纸专业合作社,统一接受订单,统一质量和对外销售。问及对未来的想法,王兴武说他希望有资金增加一些设备,用他的技术带动全村都来造纸。他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就是要做出比日本小仓纸更好的世界级手工纸。

展示非遗技艺促进传承

在石桥村外,项目新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廊展示了刺绣、银饰、蜡染等多种民族工艺。

身穿苗族刺绣盛装的吴如群来自丹寨县兴仁镇的排佐村,她从7岁起跟妈妈学习刺绣,现在她和村里的另外三位绣娘在公司上班,她们刺绣的绣片用于服装、手包和其他产品的装饰。

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过去他们通过服装上的刺绣记录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苗族女性人人都会刺绣,母穿女绣,传承至今。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城打工,他们不再穿苗族服装,也不愿意学习刺绣。

吴如群和其他非遗传承人常常应邀到展示中心来展示刺绣和其他传统技艺,使游客能够近距离地观察和欣赏民族文化之美,她也去村寨里教妇女们学刺绣。

恢复旧州古建旧貌

黄平县旧州镇,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000多年。旧州镇位于舞阳河畔,古时候是水陆交通的交汇点,商业发达,经济繁荣。古代徽商来到旧州经商,形成了旧州的商业文化,也留下了白墙黑瓦的建筑风格。

悠久的历史给旧州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古镇文物古迹众多,其古建筑群以旧州西大街、仁寿宫、天后宫、文昌宫、朱氏私宅为代表。 据旧州镇镇长吴涛介绍:“旧州的古建筑是整个贵州省所有古镇里面商业文化最浓厚,文化底蕴最丰富的古街。”

2011年,旧州镇在世行贷款的帮助下进行旧州古镇文化遗产地修缮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西上街古民居修缮、文昌宫、天后宫和天主教堂修缮、垃圾处理、环境整治及古建筑保护、旅游培训、旅游公厕等。

旧州镇镇长吴涛告诉我们:“我们完全按照‘修旧如旧’和‘修新如旧’的原则,原汁原味地展现了明清时期旧州古镇的商业文化。”

38岁的唐章华在旧州镇经营着一家高粱酒庄,他家就住在西上街的后面,他期待着不久后迁入新修好的西上街的新商铺。他很有信心的表示,随着旧州古镇游客的增加,生意一定会越来越红火。

村民参与项目决策

社区项目是该项目的一大亮点,通过社区动员、村民选举,产生村寨项目实施小组及监督小组,成立旅游、民族文化保护等协会,使村民参与到项目选择、设计、实施和监督的全过程。在村寨修建的小型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等固定资产归村集体所有,修缮维护的房屋归村民所有,使老百姓直接受益,这样做提高了村民参与的积极主动性,提升了村民自主管理的能力,也增加了项目的透明度。

雷山县干荣村的李正学是项目资助的民居修缮受益户之一。他家的老房子是1957年盖的, 又小又破,也没有自来水和厕所。2010年他从项目获得一笔资金,又从银行贷了些款,新盖了一栋两层的木楼,不仅自己住舒服多了,而且还开办了农家乐,在旅游旺季时接待到西江苗寨游玩的游客吃饭住宿。

干荣村有40户农户成为第一批民居修缮项目的受益户,而修缮款如何分配是由村民集体决定的。李胜生村长介绍说:“我们通过村民大会宣传,首先是老百姓写出一个申请,我们通过协调小组大家评一下,村民代表会进行评议,评议以后我们公示,公示5天以后没有异议我们就向县项目办申报,申报得到审批以后我们就实施。”

文化遗产保护的催化剂

贵州省旅游局负责贵州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和发展项目的实施。项目办主任李光介绍说:“项目实施主要集中在贫困县,世行资金对贫困县来说是‘雪中送炭’,并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6000万美元分到18个项目点,对每个县而言资金并不算多,但从一开始,就将世行项目与国内其他项目互为配套,一方面争取到更多国内资金,另一方面也促使配套资金进行合理使用,更快地完成项目内容建设。”以丹寨县石桥村为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世行资金起到了先期引导作用,林业、水利、建设等部门的其他渠道资金也随之注入到石桥村。

“世行项目促进了老百姓对自身文化的认可,成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催化剂,”李光说。


Api
Api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