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保护中国的丝绸之路

2008年6月2日


文章重点
  • 在甘肃省,文化遗产保护修缮资金不足;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备。
  • 丝绸之路项目正在改变甘肃省的保护与开发模式。
  •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当地社区将从中受益。

2008年6月2日,甘肃麦积山 -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的东部,介于祁连山和戈壁滩之间,林木茂盛,古时曾是沿丝绸之路旅行至此的商人僧侣欢迎的歇脚之地。

由善男信女王公贵族出资凿造的石窟塑像和壁画,使得麦积山成为中国著名的佛教四大石窟之一。麦积山崖壁上的如来佛和菩萨造像建于公元6世纪的隋朝,高达15米多,俯视着游客。山上洞窟里的7860余尊塑像和景区内星罗棋布的庙宇寺观,形成了一个非凡的雕塑艺术殿堂,记载着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历史。 

面积215平方公里的麦积山文化和自然宝藏,对于甘肃这个中国最贫困的省份之一,是一笔宝贵财富。然而,在各种压力之下,这些资源正在迅速毁坏。长年的风化潮湿,加之基础设施落后,保护修缮资金有限,使得甘肃省的重要历史遗迹年久失修,破损严重。 

世界银行2008年3月20日批准的“甘肃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项目”,其目的是改变麦积山以及甘肃省丝绸之路沿线其他8个文化和自然景观的状况,发展可持续旅游创收,用于加强保护与修复。 

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 

省贷款项目办副主任李峰说:“甘肃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之一,但旅游景区还不成熟。” 

2005年旅游收入仅占甘肃省GDP的3.5%,远远低于中国的平均水平。李峰说:“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毫无疑问,这个项目将是一个大的跃进。”

如果管理得当,地方旅游业的发展也会改善景点周边居民的生计。麦积山地区有42%的居民生活在年人均860元人民币的贫困线以下。 

虽然世界银行项目刚获批准,但认真的项目准备工作已经对当地政府构思地方发展规划的方式产生了影响。世界银行项目经理华玛雅说:“规划人员现在想的是可持续发展、社会效应和保护,”而不是通过增加娱乐设施或建造人工湖来追求短期旅游收入。 

世界银行3480万美元的贷款资金将部分用于针对麦积山疏于保护的部分开展重要和高质量的保护修复工作。改善防雨遮檐和排水系统,帮助保护文物免受天气损害和偷盗。贷款资金还将用于景区内的道路建设,开辟新的观光路线,使经济效益惠及当地居民。 

改善基础设施惠及景区居民 

事实上,改善基础设施是项目各项工作里的首要内容。今年下半年通往风景优美的曲溪景区的公路修好之后,将为草滩村的居民赶集和出外打工带来方便。 

现在除了靠务农维持生计或移民搬迁之外没有多少选择。在农民退耕还林之后,旅游业可以提供一种新的生计来源。 

草滩村村民孙进生就是一个例子。孙进生有3个子女,两个远在沿海城市的工厂里打工,小女儿在景区的一家大宾馆当服务员,骑摩托车只要一个小时。 

小规模旅游活动已在产生影响 

其他居民也在充分利用现有的机会。当地农民庞丽丽在麦积山脚下给兰州游客拍照留念。12岁的初中生董友旭在景区卖红果挣书本费。前川村的卢岁华向客人展示自家制作的桃木葫芦挂件,她在旅游旺季时把这些挂件卖给游客。 

麦积山西门外不远处,有一个点缀着迎宾红灯笼的小村。现在全村有40户农民开办了农家乐,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服务。新修好的公路和天水-景区每小时一班的公共汽车增加了自助游的游客数量,很多游客晚上就在家庭旅馆留宿,第二天接着游览。 

自从开办农家乐以来,后川村的人均收入从600元增加到了2400元。今年44岁的农民朱天生从2003年开始接待游客,他说:“种田可达不到这个水平,只够吃饭。”朱天生现在拥有一辆小汽车和一批令人羡慕的书法收藏。 

今年50岁的副村长陈顺成表示,发展旅游大大提高了收入和教育水平。他说:“现在我们村有120个孩子上学,有20多个上了大学。15年前我们连想都不敢想,孩子长大了就是务农。” 

麦积山的游客量2004年为30万人,今年预计会增加到100万人,但旅游的直接和间接收入很难预测。陈顺成说,肯定 “务农是没有出路了。”近年来,村里90%的山地都已实行了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


Api
Api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