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中国和国际合作伙伴共同探讨中国支持非洲医疗卫生改进的新战略

2009年12月10日


2009年12月10日,北京 - 1245日,来自中国、非洲和国际组织负责对非洲卫生援助的官员在北京聚集一堂,审视中国对非援助,探讨如何开展国际合作帮助非洲实现与卫生相关的千年发展目标。

 

 “中非卫生合作国际圆桌会”是中国政府在南南合作整体框架下制定对非洲医疗卫生援助新战略的步骤之一。为了收集有关信息以支持新战略的制定,中国政府邀请世界银行和其他国际组织协助深入了解非洲医疗卫生系统的需求、相关因素和绩效,介绍为非洲提供医疗卫生援助的国际经验。

 

世界银行为圆桌会准备了两份背景报告:《实现撒哈拉南部非洲卫生千年发展目标:挑战与机遇》阐述了非洲面临的卫生挑战和解决现存问题的建议,《从合作中学习:世界银行中国卫生贷款项目的经验》则介绍了非洲改善健康状况可以借鉴的中国成功经验。

 

世行为参与和筹备圆桌会组建了一个由世界银行学院、世行亚太地区部和非洲地区部组成的跨部门专家团队。在准备背景报告和建议的过程中,这个核心团队还征询了世行全球卫生系统专家组以及一部分外部专家的意见。

 

世界银行学院业务局局长西尾昭彦在圆桌会开幕词中说:“世界银行应中国政府邀请来介绍分享我们在中国和非洲卫生援助的经验,深感荣幸。我认为正是通过这样的有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学者专家、非洲卫生官员和国际合作机构代表共同参与的交流,我们才能开始有效地工作,以达到我们帮助非洲国家实现卫生千年发展目标的共同目的。”

 

世界银行非洲卫生部门主任埃娃.贾拉万的发言题为“满足非洲的卫生服务需求:世界银行的项目经验对中国(在非洲)作用的寓义”。她在发言中指出,中国成功地改善了医疗服务,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树立了一个好榜样。“中国的经验表明,改善医疗服务不只是经济发展的副产品,实际上,政策至关重要。中国经验表明,只要政府作出长期广泛的承诺,一贯坚持强调预防措施,保证药品价格低廉,注意提供服务时不遗漏甚至最偏远的地区,这样就能取得显著的改进。”

 

一些发言者赞扬了中国40多年来坚持为非洲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卫生部官员提到,1963年以来中国共向非洲派遣了1.7万个中国医疗队,覆盖面达47个国家。

 

国际组织代表、非洲官员和中国官员共同强调的关键要点是受援国的自主性和合作开展工作的裨益。埃塞俄比亚卫生部长、全球防治艾滋病、肺结核和疟疾基金主席泰德罗斯.阿达农.盖布雷耶苏斯博士介绍了埃塞俄比亚在“国际卫生合作伙伴”框架内,依靠其支持实施国家卫生发展计划的经验。他指出:“正是通过国家自主才能作出承诺,而只有作出承诺才能初见成果。”他还提到温家宝总理在中非合作论坛讲话中引用的一句非洲谚语:“独行可以走得快,结伴才能走得远。”

 

卫生部国际合作司司长任明辉指出:“我们确实需要协调,我们确实需要和谐化,我们确实需要合作来支持非洲的卫生事业,但要时刻牢记:非洲国家必须处于主导地位。”

 

在圆桌会第二天,与会者围绕中国和其他合作伙伴协作提供对非卫生援助的机会和下一步措施开展了热烈讨论。卫生部和其他与会的国际合作伙伴同意探讨各种合作形式,包括派遣人员、联合组织项目团队、在多方框架下开展试点项目等。

 

圆桌会由北京大学全球卫生研究中心组织,中国卫生部、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合作支持承办,出席会议的有中国卫生部、外交部、商务部中非合作负责官员、研究中非关系的学者专家、非洲高级卫生官员、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英国国际发展部、美国国际开发总署、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等机构的代表。

Api
Api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