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2012年12月《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中国

2012年12月19日


近期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增长三季度同比为7.4%,低于历史趋势,创过去14个季度新低。然而,工业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已触底回升。季度环比增长(季节性调整年化率)从二季度的8.2%回升至三季度的9.1%。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负贡献也已从上半年的负0.7个百分点缩小为前三季度的0.4个百分点。

在国内方面,固定资产投资(FAI)增长上升,主要是在受政府影响的行业。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同比增长21.1%,比8月份高3.6个百分点。随着信贷条件放松和基础设施公共投资的影响开始显现,政府预算、银行贷款和国有企业融资的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回升。这种影响预计将会持续到2013年,因为当局加快审批大型项目,9月份宣布了约25个铁路项目、3个公路建设项目、10个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和7个港口和水路项目,总投资额逾一万亿人民币。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放慢的一个领域是房地产行业,因为中央政府试图给显现出过热迹象的住房市场降温。不过,近期可见一些政策微调,例如在住房公积金及按揭还款补助金方面。

在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支持下,消费增长旺盛,占前三季度GDP增长的55%。劳动力市场状况良好,就业增长强劲,劳动力依然求大于供。三季度工资增长7.7%。通胀压力仍在控制之下。消费者价格指数(CPI)10月份同比增长1.7%,略低于9月份的同比1.9%。由于国内经济增速放慢和全球需求疲弱,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增长在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下跌的驱动下,头八个月连续下降,10月份达到同比负2.8%。

在外部方面,9月份实际出口同比增长11.1%,进口同比增长4%,分别比8月份回升1.4%和 1.7%。轻工产品对出口增长的贡献最大。虽然对三大贸易伙伴(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出口增长放慢,但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出口增长保持强劲,而对日本以外的其他亚洲国家的出口增长最快。由于大宗商品进口降价速度快于制造业产品出口降价速度,中国的对外贸易条件继续改善。外国直接投资依旧疲软,前三季度同比仅增长3.8%。这些事态发展影响了外汇积累。

三季度货币政策一直比较宽松,导致社会融资总量增加。中国人民银行6月份将基准利率下调0.25%,7月份再次下调0.25%,这是2008年以来首次降息。2012年三季度传统银行贷款同比平均增长16.1%。与此同时,企业债券融资规模急剧扩大,前三季度同比增长78%,尽管基数较低。

前景展望和新出现的挑战

我们对2012年和2013年的GDP增长预测分别为7.9%和8.4%,反映出外部环境疲弱、房地产市场调控和支持性政策措施的影响。由于增长保持温和、大宗商品价格走弱和资产价格上涨放慢,CPI通货膨胀率有可能维持下降趋势,2012年平均2.8%, 2013年预计将随2012年下半年增速回升和宽松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而略有上升至3.3%。由于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内需复苏,中国2012年的经常账户顺差估计会从2011年的2.8%缩小至2.3%,2013年缩小至2.2%。不过,在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元区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下行风险依然存在。

从更长期看,GDP增长预计将会有所减缓,原因在于经济的结构性调整,预期将摆脱投资和出口主导型增长模式。预期的全球经济缓慢复苏、这一轮国内刺激的效应减退以及人口老龄化都是促使我们做出这一预测的因素。消费预计将保持旺盛,通胀率维持在3%左右的温和水平,但投资增长有可能放慢。世界银行的预测与政府五年规划设定的7.5%年增长目标相一致。

中国近期的政策挑战是平衡支持增长与改革之间的权衡取舍。对于摆脱投资拉动的结构性改革停滞不前存在担忧。鉴于中国尚有很大的财政空间和已很宽松的货币政策,任何反周期应对措施的负担都应落在财政政策上。目前,大部分刺激政策仍通过受政府影响的基础设施投资来实施。然而,在制定政策应对时须考虑到更长期的效应和目标。相对于前几轮,财政刺激在理想情况下应减少信贷推动、政府融资和基础设施导向。财政措施——比如有针对性的减税、社会福利支出和其他支持扩大消费的社会支出——应成为首要重点。


Api
Api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