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Navigation
评论 2019年6月19日

“一带一路”效益可观 配套改革不可或缺

中国的标志性外交政策项目——“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取得了诸多成就。目前,已有超过125个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许多项目正在亚洲、欧洲、非洲及其他地区实施。 今年4月召开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重申了中国政府对该倡议的承诺,以及中国应对大规模跨境基础设施所内蕴的独特挑战的意愿。

但迄今为止,各界关于“一带一路”倡议是否能够改善贸易、增加收入和减少贫困方面的讨论,仍缺乏扎实的证据。针对项目可能引致的风险,也还缺少细致的评估。 囿于实证分析的缺乏,这一倡议已引起了其热心支持者和激烈批评者们的莫大关注。

鉴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规模、范围及有限的数据,量化该倡议的影响是一项重大挑战。当基础设施跨越国界时,联通性增强所带来的好处将进一步扩大,但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在过去两年里,世界银行一直在通过实证研究、经济建模和严格的评估,来研究“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交通运输项目。

我们的目标,是为各国提供一份关于 “一带一路”交通走廊风险与机遇的独立分析。这将有利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一带一路”参与方,得以选择最能满足其发展需要的投资方式和改革方案。 此外,这项研究还旨在为围绕“一带一路”的公共辩论,提供数据和分析方面的基础。

世界银行的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交通走廊能大幅改善参与国的贸易、外国投资和国民生活条件—— 但前提是,中国及“一带一路”的各参与国能实施更深入的,可提升透明度、扩大贸易和提高债务可持续性的政策改革,并减少环境、社会和腐败风险。

“一带一路”走廊的沿线国家是高度多样化的。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关键特征:他们都需要大量投资,来改善运输和物流基础设施。此外,许多“一带一路”沿线的经济体,特别是低收入国家,对区域和世界市场的融入尚显不足。在“一带一路”走廊经济体中,其贸易量约比其潜力水平低30%,外国直接投资则比其潜力水平低70% 。

“一带一路”交通走廊将在两个关键方面发挥助益:缩减运输时间,提升贸易和整合。在走廊沿线,运输时间预计将减少达12% 。这一点很重要:运输时间每减少一天,将可使贸易增加5.2%。此外,走廊沿线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交通时间,预计也将平均减少3%。这表明,即使那些未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也将从“一带一路”走廊沿线经济体所建设的公路、铁路和港口受益。

据我们估计,“一带一路”走廊可使沿线经济体的贸易增长2.8%至9.7% ,使世界贸易增长1.7%至6.2% 。 虽然“一带一路”并非使所有国家都会发生正面的贸易效应,但总体效应将是积极的——因为所有国家的贸易成本都会下降。其中,对物流时效要求较高的部门(如新鲜水果和蔬菜),或需要高时效投入的部门(如电子和化学品)将受益最多。此外,走廊还将使“一带一路”沿线的低收入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7.6% 。上述贸易增长,预计将使全球实际收入提高0.7%至2.9% 。其中, “一带一路”走廊经济体的涨幅最大,实际收入增幅预计将在1.2%至3.4%。

“一带一路”的运输项目能帮助760万人脱离极端贫困(每天收入低于1.90美元) ,并帮助3200万人脱离中度贫困(每天收入低于3.20美元)。 大部分的减贫效应也将集中于“一带一路”走廊沿线的经济体。

尽管总体的经济效应会是积极的,但各国间的收益分配并不均等。 在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和泰国,“一带一路”带来的实际收入增长可能超过8% 。但对阿塞拜疆、蒙古国和塔吉克斯坦来说,如果不进行其他方面的改革,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成本,将超过加强联通性和经济一体化所能带来的收益。

采取配套的政策改革对想要获取“一带一路”益处的国家而言至关重要。 各参与国需要使货物的进出口更加便捷。 如果贸易便利化得到改善,贸易限制被减少,“一带一路”走廊经济体的实际收入将成为原本的二到四倍。 此外,各国还需要强化投资保护,并改善私营部门参与“一带一路”的环境。

为了减轻与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相关的可观风险,各国也需要进行政策改革。 大约四分之一的“一带一路”走廊沿线经济体已处于高负债水平——我们的分析还显示,其中一些经济体的中期脆弱性可能增加。 即便是那些债务水平不高的国家, 实施“一带一路”投资的利弊亦应详加审酌。所投资的项目,应与该国发展的优先事项相契合。 具体单一交通项目的价值,则取决于其他项目的实施情况。当交通投资的收益,主要发生在希望进行转运的邻国时,可以要求这些邻国共担风险,比如通过公私部门伙伴关系(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等方式。

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还会带来治理风险,包括公共采购中的腐败和失败。现有的有限数据表明,中国企业获得了“一带一路”建设合同中的绝大多数。据估计,由中国出资的“一带一路”项目,有超过60%分配给了中国企业。但人们仍对挑选中标企业的过程知之甚少。推进良好的国际实践,如公开透明的公共采购等,将有助于把“一带一路”的项目分包给最有条件实施这些项目的企业。

环境和社会风险亦应受到关注。 许多“一带一路”沿线的地区,易受土质退化、洪涝和山体滑坡的影响。 据估计,“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将使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0.3% ——但在柬埔寨、吉尔吉斯斯坦和老挝,随着更高排放量部门的生产扩大,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增加7%或更多。

实施必要的改革并非易事。推进贸易开放、减少通关迟滞的改革,需对既得利益进行处理。管理财政风险需要改善数据报告和透明度。这皆有赖于中国的政府机构、贷款机构、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之间更好的协调。

对推进这些改革,中国已有充分准备。中国拥有建设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丰富经验,同时也在努力克服项目融资、社区参与和协调方面的艰巨障碍。 如今,中国正与其他“一带一路”的参与方分享这些经验。中国还在今年4月的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宣布了一系列旨在提高透明度、打击腐败和应对环境关切的举措。

这些都是重要的步骤。 但要实现“一带一路”的雄心并降低其风险,还需要进行更大胆、更深入的政策改革。为此,有三项核心原则必须坚持:

透明度:提供更多关于项目规划、财政支出、预算编制以及采购的公开信息,将可提高单个基础设施投资和国家发展战略的有效性。

针对各国具体情况的改革:实现货物进出口便利化,是各国从“一带一路”投资中受益的关键。此外,各国应采取开放的采购程序,加强治理,并建立起财政和债务可持续性的框架,使各国能充分考虑以债务融资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

多边合作:多边框架有助于各国共同努力,改善贸易便捷化和边境管理,统一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商定法律标准和投资者保护措施,以及管理环境风险。

“一带一路”倡议蕴含着巨大机遇,特别是对那些长期处于世界经济体系边缘的国家而言。这一机遇不应被虚掷。

(芮泽为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米凯拉‧鲁塔为世界银行研究报告《一带一路经济学》主要作者 ) (本文首发于《财新》

Api
A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