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

推进信息化促进农村转型

2014年5月12日


2014年5月12日,北京:中国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远低于城市,城市居民上网人数比例达五分之三,而农村居民上网人数比例不到四分之一,而且差距仍在不断扩大。普及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有助于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发布农业和非农生计信息,提供公共服务,传播教育和卫生保健知识。世界银行新报告《中国农村信息化:三省研究》认为,加强协调与包容性机制可以加快中国农村的信息化步伐,促进新农村建设。

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罗兰德说:“信息化可以改变中国农村的面貌。这份报告显示,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可以方便农民获得农业信息,帮助他们提高农业生产率。中国发展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还可以提供其他有益的服务,比如学生的网上学习教材、农业电子商务以及有助老年人融入社会的沟通工具。”

报告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决策者提出了促进农村信息化的具体建议。报告根据在山东、吉林和贵州三省所做的调研,反映了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到的基层实际情况,探讨了农村居民对信息服务的需求特点以及是否得到了充分满足。

报告还研究了三省农村信息化投资项目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从中可以汲取的经验教训。报告认定出农村人口信息化服务需求的主要推动因素,介绍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率的一些创新做法。报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对从大都市到乡村遍地开花的公共图书馆所起的作用进行了评估。

报告肯定了中国在建设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截止到2012年底,所有行政村都接入了电话网络,88%的行政村有了宽带连接,农村互联网用户人数达到1.56亿。但是,城乡在普及互联网方面仍存在很大差距,缩小这一差距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此外,大部分农村信息化干预政策比较宽泛,主要集中在以提高农民福利为目标的农业应用方面,较少兼顾非农生计。尤其重要的是中国农村正在经历大规模的人口变迁,大量青壮年人口外出打工,剩下老人和孩子留守,信息化干预措施应当面向这些弱势人群。

根据中国推广农村信息化积累的经验和国际最佳实践,报告提出可供政府考虑的一些农村信息化措施,通过规模经济效益和降低投资成本,扩大包容性,产生更大影响。建议包括:

  • 加强协调。每个省都开发了类似的信息服务站、电子商务和手机信息系统,造成资源的重复浪费。可以通过中央政府加强协调,扩大共同应用和服务的规模并实现标准化。在这方面,政府可以考虑建立一个咨询委员会,由涉及农村信息化工作的主要部门组成,负责统筹协调。
  • 刺激需求:可以通过提供更具包容性的应用与服务来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从而扩大农村地区对信息服务的需求。有必要扩大电脑培训,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和妇女的培训。应当促进现有的推广活动,如开放日、竞赛和在当地集会上进行宣传等,提高居民对农村信息化项目的认识。同时还应当展示成功的范例,让农村居民看到信息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 加强监测评估:出现重复建设的原因之一是缺少各种项目的效果的有关信息。应当系统地收集、整理和分析农村信息化干预政策所产生的效果,定期发布,并作为决策依据。应当对各种项目的用户和非用户进行事前和事后的问卷调查,从而获得有关项目效果的可靠证据。
  • 激励创新。应通过农村企业和社区联网,利用信息服务站、公共图书馆和类似图书馆的机构提供的公共互联网设施建立乡村创新中心,这也包括发展与国内外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服务外包企业的联系。应当促进中小企业使用电子商务和社交网络平台来提高生产率和扩展国内外市场。
  • 关注可持续性:为使农村信息化干预措施具有长期的可持续性,可以采取以下做法:充分运用合作模式,将电信运营商的义务从基础设施布点建设转向运行。特别是图书馆作为面向社区的基础设施理应成为农村信息化的合作伙伴。应更广泛地利用公私合作模式提供内容和应用,充分发挥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专业技能。可将创收服务纳入公共互联网接入设施以降低费用和增加需求。
  • 接入设备和设施互补:台式机和移动设备应当互补。手机是个性化、简短会话和小规模信息流的理想工具。台式机和平板电脑适合于更密集应用、大范围搜索和阅读电子书。信息服务站应当通过深入整合无线支持来拓展服务内容。同时,考虑到智能手机和其他具有无线上网功能的移动设备的发展前景,政府可以考虑支持农村地区提供免费的无线局域网。


媒体联系人
北京
李莉
电话: 86-10-58617850
lli2@worldbank.org


新闻稿编号
05/12/2014

Api
Api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