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自然灾害风险保险:新的巨灾债券保险平台

2009年10月28日


文章重点
  • 新兴国家因自然灾害遭受的打击最为严重
  • 发展中国家仅有3%的潜在损失上了保险,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为45%
  • 世行“多巨灾计划”将便于政府和公共实体以可承受的价格购买巨灾债券类保险

2009年10月28日—过去十年中,世界范围内自然灾害的强度和破坏力有所增大。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无法摆脱自然灾害的威胁。但是,新兴国家遭受的损失最大,仅在1997年至2001年期间,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就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7%。

发展中国家的潜在损失中仅有3%上了保险(相比之下,发达国家为45%)。因此,灾害发生后,公共财政就要遭受重大损失,因为政府不得不支付紧急救援、赈灾和重建工作所需的费用。同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尚不能利用国际保险和再保险市场来避免此类或有负债。

“保险费高昂且不稳定,保险合同复杂且保险业吸收极端风险的能力有限,这些因素将许多国家挡在了国际保险市场的大门之外,” 世行金库局衍生产品和结构性融资业务处处长Ivan Zelenko说。

应对巨灾能力极为薄弱的国家需要采取创新手段,以便优化保险范围和保费条款,缓解巨灾对政府预算的冲击。

利用资本市场力量进行灾后重建

国际资本市场拥有150多万亿美元资产,具备吸收巨灾风险和及时偿付巨款的资金深度和流动性。为此,包括巨灾债券在内的各种融资工具应运而生。这些债券让投资者得以实现资产多元化,而且这些债券的利率很高,可以补偿发行机构在巨灾发生后本金得不到偿付所带来的风险。

不过,很多灾害易发国家无法使用上述成熟的金融工具。

世界银行最近推出了一个新的巨灾债券保险平台,即“多巨灾计划”。该计划便于灾害易发国家的政府和公共实体以可承受的价格购买巨灾债券类保险。巨灾债券可使政府在自然灾害发生后能够立即获得流动资金,用于资助紧急救援行动,这样既降低了财政预算的不确定性,又省去了设立闲置储备金的需要。

作为全球在巨灾风险管理方面经验最为丰富的政府之一,墨西哥政府早在2006年就已发行了巨灾债券来应对地震风险。不过,新的“多巨灾计划”承保范围远远超过单险种巨灾债券。该计划便于政府和公共实体通过世行支持的框架进入巨灾债券市场。

多巨灾平台较为灵活,可以支持多种机制,包括针对各地区多种风险(地震、飓风、暴雨)的共保机制。共保机制有助于吸引新的投资者,从而增加投资者数量,逐步降低保费。

墨西哥:在针对自然灾害的金融风险管理方案的创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世行与墨西哥合作制定了“多巨灾计划”。这一由多个捐赠方参与的信托基金以及全球减灾与恢复基金资助开展了必要的风险模型分析,其目的在于评估一国巨灾事件的概率和严重程度。本月初,墨西哥成为首个使用“多巨灾计划”的国家,共发行2.9亿美元系列债券。

“墨西哥对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示范效应不可高估,”世行金库局银行产品处处长Issam Abousleiman说,“墨西哥经验为其他灾害易发国家铺平了道路,这些国家可以向资本市场转移与极端天气相关的风险,以便管理财务的不稳定状况。”


扩大巨灾风险融资

所有在该平台下发行的债券都将使用“多巨灾(Multicat)”品牌,并使用相同的法律机制和文件,而世行则扮演组织者的角色。因此,债券发行国一方面将从世行辨别和组合风险的专业能力中获益,另一方面也将得益于世行汇总高度复杂交易和吸引各类投资者的经验。

此类风险融资是世行所倡导的巨灾风险管理战略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世行在发展中国家的工作局限于灾后重建贷款业务。世行如今提出的这套产品和服务旨在帮助各国制定管理外部冲击风险的方案,因为国家陷入危机后,以往的灾后应对措施可能会成本高、效率低、管理难。

“全方位的巨灾风险管理方案包括风险评价、制度能力建设、风险缓解投资、应急准备和巨灾风险融资,”世行金库局银行和债务管理处代处长Phillip Anderson说。

“多巨灾计划”是对世行产品和服务的重要补充,可以帮助成员国承担责任和提前规划自然灾害风险的管理工作。

作为更加宏观的巨灾风险管理战略的一部分,这些产品和服务最为有效。巨灾风险管理战略涉及基于灾害易发国家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和频率而进行的资源划分。例如,政府通过设立国家储备资可以应付小额经常性损失;政府也可在灾后使用或有融资获取资金;较为严重但发生频率较低的损失可以通过保险和/或再保险来弥补;重大自然灾害可以通过巨灾债券等保险关联证券向资本市场转移。

 


Api
Api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