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坚持结构改革有利于中国和全世界

2014年12月11日


阿克塞尔•冯•托森伯格 中国财经报

阿克塞尔·冯·托森伯格于2013年2月1日起担任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副行长,主管总额超过300亿美元的贷款、赠款、信贷和信托基金,协调和监管1000多名员工的工作。

冯·托森伯格先生领导世界银行在该地区的战略实施,通过应对四项共同挑战对该地区各国给予支持。这四项挑战包括:自然灾害,贫困与不平等,基础设施和城市化,让政府服务人民。尽管该地区在减贫方面取得成功,但仍有约5亿人生活在每天两美元的贫困线之下。世行的目标是通过提供创新性的发展解决方案和取得实际成果,帮助各国改善贫困弱势群体的生活。

中国为实现经济再平衡、从投资拉动型转向消费拉动型增长、治理空气污染和改善社会服务所做的努力,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增速放缓的“新常态”。在试图聚焦于短期增长目标的同时,政策制定者们不妨考虑一下将结构改革坚持到底的种种好处,这可以有助于中国保持长期的强劲经济增长。

近年来,中国实行了一系列政策,旨在将高速增长的经济置于一个更可持续的基础之上。例如,政府采取措施控制信贷过快增长,颁布环境法律法规,减少经济中的过剩产能。这些措施导致了经济增速放缓。根据世行的最新预测,中国今年经济增速预计为7.4%,2015年为7.2%。

这样的增速仍符合“十二五”规划期间的增长目标,也让世界其他国家所羡慕。但是对于中国而言,目前的增速表明,过去30年的高速增长模式已有所改变,这种高速增长曾使中国5亿多人脱贫。

为了把目前的增速在短期内保持在当前水平,政府采取措施促进房地产等部门的需求和短期增长。例如,央行下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为2012年夏以来的首次降息。政府还降低了抵押贷款利率,并放松了抵押借贷标准。

我们认为,北京的持续成功,取决于政府在实现短期目标与促进更长期的可持续增长之间取得平衡的能力。

从短期来说,政府可以选择加强金融部门的市场纪律,可以实施促进资源再分配的政策,以利资源从生产率低的部门包括国有企业向具有高增长潜力的部门转移。这将意味着中国能够实现去杠杆化,同时通过更好地利用信贷保持经济增长速度。如,可以逐步取消政府隐形担保,让市场来决定企业的成败,这样做可以提高经济的运行效率。

从中期来看,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继续深化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实现更高效率的经济增长。这就取决于在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市场领域的结构改革的成功。

为了让外来人口更充分地融入城市生活,政府宣布了逐步调整户籍制度的方案,从而可以提高劳动力的使用效率。政府还出台了旨在改善公共财政的全面改革方案,从而消除导致房地产过度开发和城市低效蔓延的激励因素。

这些变革性的改革措施需要认真地加以协调,以使中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并为加快长期的经济增长奠定基础。但这些改革并不能扭转未来十年的经济增速放缓趋势。因此,增速放缓到什么程度,将主要取决于政府能否落实必要的改革措施。

全球经济、特别是日本和欧洲经济仍在继续苦苦挣扎,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中国的增长引擎。2013年中国占全球经济增长的30%(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为37%),美国占22%(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为10%),欧盟占比不到1%(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结果相同)。

虽然中国的增速放缓有可能导致全球需求有所软化,但对于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来说,这有助于其逐步走上更可持续和高效的增长之路。

(首次发表于《中国财经报》)


媒体联系人
北京
李莉
电话: 86-10-58617850
lli2@worldbank.org

Api
Api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