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Navigation
评论 2020年5月20日

促进中国的绿色和包容性复苏

上周五发布的4月份经济运行数据显示,中国从新冠疫情引发的经济下滑中恢复的情况令人喜忧参半。好消息是在一季度遭受严重冲击后工业生产和贸易恢复力度超过预期。坏消息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低于预期,投资主要在具有韧性的房地产投资驱动下逐渐回暖,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投资继续疲软。

含义很清楚:虽然放松管控措施缓解了供给侧的限制,但目前的问题是需求疲软。居民收入大幅下降和失业率上升继续对消费支出造成沉重压力。显然, 面临可支配收入骤降,中国居民增加了储蓄,消费支出削减地更多。与此同时,企业收入趋紧和不确定性不利于私人投资。4月份的出口回弹可能是暂时的,在不断加深的全球经济衰退中,预计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将会下降。

为维持复苏,中国经济需要更有力的政策支持以提振内需。虽然中国拥有进一步放松银根的空间,但同其他国家一样,当前形势要求采取更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部刘昆部长上周也是这样说的,他承诺增加财政支持以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现在许多双眼睛都盯着即将召开的“两会”,寻求额外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的线索。

钱怎么花,和花多少钱可能同样重要。中国的财政刺激方案应当与经济向更包容、更绿色的增长模式转型的中期目标保持一致,这意味着当前的优先任务是加强中国的社会安全网,投资加快推进向低碳、资源利用效率更高、更具竞争力的经济转型。

扩大社会安全网,尤其是针对那些处在正规体系之外的群体,比如农民工,这既是明智的社会政策,也有经济意义。这不仅有助于保护工人和家庭抵御就业和收入损失造成的压力,也有助于缓解私人消费持续疲软。这是因为与其他许多国家不同,中国的贫困弱势群体储蓄多,因为他们担心在危机时只能靠储蓄度日。为他们提供更强有力的社会安全网,可以确保增加的社会转移支付用于消费支出而不是存起来。有些人担心过多福利可能造成福利依赖,降低工作积极性,但中国目前与这种风险相距甚远。

中国已经扩大了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计划,增加对贫困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减免社保缴费,动用相当规模的失业保险基金帮助失业人员。这是受欢迎的举措,但据我们估算,中国迄今为止增加的社会转移支付不到GDP的0.7%。中国可以利用其财政空间进一步扩大主要社保计划包括低保和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提高福利水平。此外,加强失业保险金申领,为积极的劳动力市场计划和培训提供更多资金,也有助于缓解疫情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在收入方面,取消低收入家庭的最低社保缴费可以增加净收入,减少非正规就业。此类财政支持措施与以提升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监管改革相配合,可以发挥更大的效力。例如,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正如最近公布的政策改革方案—有助于促进工人向新工作岗位流动,确保农民工充分享受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可通过直接财政转移支付向承担费用的城市政府提供支持,给新经济活动留出时间产生税收收入,以便为这些额外责任提供资金。

为确保未来增长具有环境可持续性,中国面临巨大的投资需求。危机后的复苏是一个加速转向绿色增长之路的契机。这意味着遵循健全的环境标准,促进公共投资向绿色化转型。这也意味着避免碳密集型基础设施,比如燃煤火电厂,此类基础设施会锁定化石燃料依赖,有可能变成搁浅资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这意味着提高绿色基础设施的投资比例。

在省市一级有很多项目可以满足这些标准,但这些项目需要有中央政府的明确支持。因为与传统方案、特别是十年前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作为中国刺激方案主要特征的土地财政相比,此类项目的纯资金回报率往往缺乏吸引力。我们认为新型绿色基础设施包括建筑节能改造和屋顶太阳能(特别是公共建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土壤恢复(特别是在许多经历快速结构性变化的城市中心区)、植树造林和景观管理、以及绿色城市基础设施(比如固废管理和低碳城市交通)。

此类投资可以快速上马,有助于通过设计、设备供应和施工企业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同时也为构建更清洁、更绿色的中国建设长期资产。监管和关税改革可以确保这些资产的可持续性,吸引私人投资以补充政府资金。城市更为绿色化也会提升土地价值,使地方政府日后有机会收回部分支出。

新冠疫情危机令人痛苦地暴露出我们现代社会深层的脆弱性。我们现在拥有一个重要契机,可以制定政策,以实现不仅在经济上强劲而且更具社会包容性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复苏。中国可以以身作则。

(本文中文版首发于财新

Api
Api